首页 > 综艺频道 > 综艺资讯 > 正文

党的女儿:田华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01日 16:54)


  一直以来,我们的节目都在沿着两条轨道进行:一方面追求新闻热点,把握文化娱乐的脉动,于是,许多当红的偶像明星得以亮相《艺术人生》,增强了节目的时代感;另一方面,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始终是节目的核心嘉宾,观众无形中已经赋予了节目“艺术殿堂”的美称。如今,《艺术人生》走过了三年半的历程,回首过往,总结经验,我们期望继续增加老艺术家参与的比重,以此来体现节目的厚重。于是,近期精心策划了迎接国庆55周年老艺术家系列节目。

  而此时恰值党的节日,田华老师成为我们的首选。这不仅因为她在表演艺术上的突出贡献以及那些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的革命战争题材电影《白毛女》、《党的女儿》等,还因为现实生活中她的“还艺于民”的工作热情。借用她的代表作品《党的女儿》为本期片名,为您讲述党的女儿的艺术人生。为了体现节目的新气象,演播室经过了重新的设计和装点,这让田华老师格外地高兴,笑谈自己总是能够赶上好时机。

  戏里戏外“白毛女”

  许多人对于田华老师最深刻的记忆是那部脍炙人口的电影《白毛女》。她把贫苦人家的女儿喜儿刻画的细致入微、真实感人。也就是这部电影给田华的艺术道路增添了许多亮色,用她自己的话来说,“那部电影意味着我艺术人生道路上一个新的起点,从《白毛女》开始,我就踏入了电影这个专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导演王滨、水华准备把解放区家喻户晓的歌剧《白毛女》搬上舞台。所有的演员都选好了,只有主角儿“喜儿”还在等待人选。此时的田华仅仅是戏剧舞台上的小角色非常不起眼,但就是这种质朴的形象和气质吸引了当时的导演,田华说:“就是因为我的形象不够美,才占了光演了白毛女。”进入剧组之后,导演发现田华并不上相,脸部扁平没有立体感,但是最终导演还是决定起用田华,因为她的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自小农村生活的经历以及强烈的革命战争情怀,她就是现实中的“喜儿”。

  现实中的“喜儿”一样经历了戏剧中“喜儿”悲惨可怜的童年。父亲是盐贩子,后来因为经营不善而导致破产,野菜和稻糠成为每日餐桌上的全部餐点。家里的七亩地无人懂得耕种,只好租出去收些租子回来。可是,每每到了年关粮食也仅仅能收回不到一担。生活重压,不堪承受,父亲于是借酒消愁,麻烦的是他居然染上了酒瘾,整日赊账买酒,每每年关总要在野外躲避债主,和杨白劳命运相同。好在母亲勤俭持家,纺棉卖钱,勉强维持全家的生活。不幸的是母亲在田华9岁的时候染上痢疾,留下了几个孤独儿女,撒手人寰。


  父亲为了完成母亲的心愿,终身未再娶妻,田华和姐姐也幸运地未曾受过后娘的虐待。田华说,父亲在此后对他们疼爱有加,担负着父亲和母亲的双重责任把他们带大,杨白劳和喜儿的父女情感自己最能理解,于是演来得心应手非常自然。

  问及贫苦的童年给予自己什么的时候,田华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就是“人穷志不穷,穷则思变。”

  被战火硝烟卷入了革命的队伍

  穷则思变,幼小的田华在苦难中想到了尽自己所能改变生活,然而时代的激烈变动早已将她卷动,她说:“是战火的硝烟把我卷入了革命的队伍。”

  那年,田华12岁八路军来到了村子里,炊事班就安扎在田华家的小院。每每总能捞下他们吃不完的馒头、饼和菜,这样的恩惠让田华感到温暖。除此之外,作为一个孩子,当时最大的快乐是能够跟着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看他们的表演。每次演戏前剧社的同志都会教歌,一个偶然的机会田华被选中,命令下的十分急促要求她第二天就去参军,随大部队前行。年龄太小无法判断是非左右自己的前程,田华征询了父亲的意见。父亲开始不言语,之后简短的一句话:“去就去吧”显然包含着不舍和担心。但是为了支持革命,父亲还是答应。村长给了五块钱的盘缠,一身李向阳的打扮,田华就这样加入了人民军队。

  在军队里,田华第一次吃到了红烧肉,第一次吃上馒头,并且第一次启用了现在的名字“田华”,去掉了姓氏“刘”。生活相对优越,但是田华却慢慢滋生了回家的念头。她说行军的时候渴的要命却不让喝凉水怕拉肚子,她受不了这样的规定;她不习惯几个人睡一个被子;不习惯整日行军走那么长的征程;也渐渐不习惯吃的饭菜,总觉得自己家里的粗食更适应。她每天看着不远处的山头想着山那边的父亲、兄妹和村子里的小朋友。等到部队渐走渐远,已经看不到山头的时候,田华也只能打消念头,死心塌地地跟着革命队伍走。


  部队里最娴熟的功夫要数“霸王鞭”了,那是每个战士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60多年过去了,田华依旧能够娴熟地运用。现场,我们请来了田华当年剧社的小战友。如今小战友已经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早已是各个领域中的前辈,但是舞起的霸王鞭依旧有滋有味,精神十足。

  三人党小组会议

  《白毛女》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银幕上很少见到田华的影踪。那段时间田华来到了中央戏剧学院进修,在那里她接受了正规的舞台训练,表演上有了飞跃性的进步。其后的《党的女儿》我们可以看到田华老师表演上的成熟。当时,《党的女儿》本来是秦怡、刘琼主演,沙蒙导演,后来换成了林龙导演,这才临时选了田华饰演李玉梅。如此,田华又成为一个幸运儿。这部电影通过三个妇女党员的斗智斗勇的活动来展现党的女儿的革命信念和革命热情。为了还原当年的电影情节,我们的编导经过努力终于寻找到了当年的党小组成员之一扮演者李萌,并邀请她来到了现场。只是另一位小组成员杜凤侠已经离开人世,我们无法再真正还原剧中情景。现场,身为党员的朱军适时地加盟,三人党小组恢复并还原了剧中会议的情景。他们背诵党章,表达了对党的事业的热爱之情。如此的党小组会议别有一番意义,正如朱军所说,“这样,党的星火代代相传了”,田华也感叹,“党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了”。

  和新中国同龄的婚姻

  被战火硝烟卷入了革命,革命带给田华的不仅仅有对于党的无限忠诚,对于革命事业的热情,还给田华带来了爱情。早年还在抗敌剧社的时候,年轻的田华认识了从北平来的知识分子苏凡,苏凡也被女孩子的刘海和大眼睛深深吸引住。那年她15,他22,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慢慢地,有了接触,情感日渐深厚,他们开始秘密约会,互相传送信物。一次,苏趁着出差北平的机会给田华带回了巧克力,随地扔掉的包装纸暴露了苏凡的行动,也暴露了这场渐渐浓厚的爱情。组织上得知,严加约束,将苏凡分派到前方做了战地记者,两人难以整日聚首。幸好人缘不错的他们还有秘密信使,以致几年的地域隔绝不曾隔断过感情。田华总是积攒好东西留给苏凡,比如缴获的国民党的皮带、化学梳子以及袖珍辞典等。分隔了两年终于团圆了,田华说两人没有太多的言语,只是紧紧地拥抱表达了蓄积已久的思念之情。

  1949年,久久守候的爱情终于等来了开花结果的一天,到如今婚姻已经走过了55年的历程。用人们传统的表达方式来说他们即将迎来钻石婚姻。55年的婚姻生活中,苏凡老师经历了几次家庭位置的变动,如今他坦言自己已经不是老伴的小秘了,改当特秘了。所谓的“特秘”用田华老师的解释就是:“他是我的老师,是我的丈夫,是我的秘书,是爸爸,又是家里的后勤部长。”如此身兼多职的“特秘”在钻研自己事业的同时还要操持妻子的事业,在她事业闪光的时候,他又总是悄悄离开,为的是不喧宾夺主,可见老人的用心良苦。如何能够坚守爱情,一生享用,田华告诉我们12个字:“相互理解,相互新任,以诚相待。”我们应该收下,细细品味和理解。


  爱情、婚姻,随之而来的便是子女的降生。田华夫妇有三个儿子,只是三个孩子没有一个进入艺术领域继承母亲的事业,他们或搞军事,或搞电影科研,或做摄影。当初,田华考虑到文艺领域成才非常困难,并且每每革命总是以文艺领域为起点,不免胆寒,于是有意指引儿子们选择了其他的行业。现在,三个儿子在各自的领域内已经颇有收获,成就斐然,这样的结果对于田华来说也没有什么遗憾。

  还艺于民

  从艺64年,虽然入选新中国22大影星的行列,但是田华一直将自己定位在人民演员的行列,演戏的同时不忘参与社会的公益事业。她是北京儿童医院基金会的第一位捐款者,为了挽救一个建筑企业的危机,她出席了剪彩活动,于是今天许多人都纳闷“田华建筑公司”田华是不是老板,其实她仅仅是一个挽救企业的“代言”;她还曾经联合老艺术家捐款筹建希望小学,支持贫困山村的孩子完成他们的学业……回首64年的风风雨雨,田华表示最大的人生感悟是告诫自己永远做一个有奉献的人,不要做一个老是索取的人,用她的话说就是“还艺于民”,这也是她的座右铭。其实,如此的座右铭应该牢记在每一个艺术工作者的心间,太多浮躁的年代,我们应该聆听老艺术家的感悟和经验,那是时间打磨后的最宝贵的财富,为我们指引未来的路。文:周敏

责编:晓宇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