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吉林和辽宁这两个省份女多男少,这项数据说明了什么?

近期发布的《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公布了31个省份总人口性别比以及各省份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的具体数据, 31省份男女人口图鉴也就此呈现出来。 …
关注者
283
被浏览
473,306

84 个回答

不要激动,多出来的都是老太太。

平均(预期)寿命提升,老龄化程度加深,女性的寿命长度优势就会转为总人口性别比走低。

以国内平均预期寿命最高、老龄化程度最深(同时也是相关统计数据最为完善准确)的上海为例,可以看到男女的平均预期寿命虽然都在提升,但始终保有一定的差距,这就是平均(预期)寿命提升能够降低性别比的原理。

假设去年有一百个老头、一百个老太太,今年还有九十个老头九十五个老太太,这些老人的性别比就从100降低到94.7。

就在《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短表部分的表3-1,完整展示了随年龄增长各年龄组性别比呈现的下降趋势,这里只截取了55岁以后的年龄组。可以看到,随年龄增长出现的性别比明显下降主要发生在70岁以上年龄组,在80岁以上的年龄组性别比更是已经不到70了。这就体现了平均(预期)寿命增长对性别比的降低作用。

短表部分表3-1

当然这份表格还是七普时点的数据。按官方口径,2021年全国人口总量微增48万,但男性人口已经开始减少了,微减46万。因此,全国总人口性别比也由七普时点的105.07降到了2021年的104.88

另一个因素就是老龄化加深,更高的老年人口比例会进一步放大平均(预期)寿命提升对性别比的降低作用。

2021年有一个标志性的数据,那就是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4.2%,这是国内这项数据首次超过14%,意味着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化进一步加深以及各地平均预期寿命的提升,全国总体上呈现男少女多的情况,总人口性别比低于100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日本2006年就进入超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占比超20%),2010年和2020年的总人口性别比分别是95.74和94.59,这就是日本更高的平均(预期)寿命和过高的老龄人口比例共同作用的结果。

日本的超老龄化之路还未走到尽头,按推测2045年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会达到38%以上,届时其总人口性别比是否会低于90呢?

2020年辽宁的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9.16岁,高于全国的77.93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7.4%,高于全国的13.5%。吉林的情况是类似的。两个关键因素都占,并且当地也并非人口大量流入地区而导致数据污染、出现像上海这样的大量外来人员导致性别比不降反增,那么吉辽先于全国出现女多于男的情况就不足为奇。

不过,由于国内1995年至2015年间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偏高,起到“拖后腿”效应,且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仍有一定空间,因此单是老龄化比例加深这一项并不能对总人口性别比下降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总人口性别比下降到100以下可能还需要大约20年左右的时间。大概在2042年出版的《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40》一书中我们才能看到全国总体上是女多于男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