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每日一画#“艺术作品解读”大合集之第九期(115—129画)

#每日一画#“艺术作品解读”大合集之第九期(115—129画)

2021年03月30日 10:11--浏览 · --喜欢 · --评论
粉丝:3.0万文章:26

“每日一画系列”每日18点~动态里更新,记得关注哟~


115.《裸体》(Nude)

115.《裸体》——爱德华·韦斯顿

创作于1925年  铂金印相    17.9*21.7cm

作者: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

    现藏于美国图森,亚利桑那大学创意摄影中心

铂金印相是一种昂贵的照片冲印技术,因为其显影液中具有铂金元素。

因为铂金的稳定性,这样冲印出来的照片颜色非常细腻,而且可以保证长久不氧化、不变色的特征。

    在具体的冲印过程中需要把调和了铂和显影液的乳液手工涂在相纸上,这样的过程让照片出现了唯一性,也从照片可复制的属性中解脱出来。

    这件作品采用了人体的一小部分作为主题,产生一种抒情的感觉。照片中明暗区域的对比像是一幅风景画,进一步观察则会发现那些曲线只不过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肌肉和骨骼。

    韦斯顿所做的事情正是在现实中找到抽象感,这种抒情颠覆了摄影单纯作为一种记录技术的属性。 


116.《纽约,夜》(New York,Night)

116.《纽约,夜》——乔治娅·奥基弗

创作于1929年 布面油画  102*49cm

作者:乔治娅·奥基弗(Georgia O'keeffe)

现藏于乔治娅·奥基弗基金会

    乔治娅·奥基弗是美国精确主义的画家,美国精确主义活跃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的美国本土,作品主题以表述美国现代城市和工业风景为主。

这幅作品在乔治娅·奥基弗1918年搬迁到纽约居住后创作,描绘了夜空中高高矗立的摩天大楼,摩天大楼是二十世纪美国的象征。

    在作品中没有用空气透视等传统的方法表现空间感,而是把灯光平面化,用颜色的位置和分布方向来表现空间的延展,同时这些灯光也产生了一种铺面而来的感觉。

    二三十年代的纽约裹挟着每一个窗户、街角的生活细节从画布上溢出~就好像这个时空的夜晚一样。 


   117.《物(皮毛午餐)》(Object,Le Dejeuner en fourrure)

117.《物(皮毛午餐)》——梅雷茨·奥本海姆

创作于1936年  综合材料  皮毛包裹的茶杯,直径11cm;茶托,直径24cm;茶匙20cm

作者:梅雷茨·奥本海姆(Meret Oppenheim)

现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超现实主义艺术中常见的不协调、幽默感、视觉吸引力以及性暗示都一一呈现在这件作品中。

奥本海姆在与毕加索的一次谈话中给她的黄铜手镯加上了皮毛装饰,这种新奇的感觉一下抓住了两人的眼球。加入皮毛这一元素后,一个物件意外的出现了生命感,皮毛掩盖了物体本身的质感,皮毛本身的来源同时也导致眼睛迷惑起来,当他们的目光注意到眼前的茶具时,这件作品就诞生了。 


118.《餐厅》(The Dining Room)

118.《餐厅》——贝尔特·莫里索

创作于1886年  布面油画  61*50cm

作者:贝尔特·莫里索(Berthe Morisot ,1841-1895年 )生于法国

现藏于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

   贝尔特·莫里索是之前我们《艺术》系列的女性艺术家那一期中的一位,她是上层社会中 的一员,所以她画画只是为了乐趣,但最终却成就了真正的艺术才华,与优秀的印象派大师们齐名。这幅画中人物是一位女佣,表现得很实体化,围裙笔触旋转颤栗,跟周围的物质世界融为一体,但至少脸、手和身体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莫里索既被颤抖和模糊所吸引,又觉得厌恶。她最弱的一些作品都屈从于奇思妙想的模糊美;她最强太的作品则凸显了她强矢的个性。在这幅作品中,这两方面我们都可以看到,女佣的表现手法强有力地控制了模糊松散的场景。 


119.《盲女》(The Blind Girl)

119.《盲女》——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

创作于1854-1856年  布面油画  81*62cm

作者: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

(John Everett Millais,1829-1896年 )生于英格兰

现藏于伯明翰艺术博物馆

  米莱斯之前在《有画要说》07那一期讲过,没有快过的小伙伴快去,没时间看的去点个赞也是好的[狗子]。

  实际上米莱斯并不是一位多愁善感的画家,但是这幅画却显得很多愁善感。这幅画中的盲女无法看到身后天空中的那道彩虹,这样的主题很容易令人伤感。米莱斯对这幅画投入了真感情。盲女身后是明亮的世界,花花草草刻画得细致入微,然而她只能摸到却看不到。大片的草地一直绵延到远处的小村庄;阴暗的天空横贯着一道双彩虹,与明亮的世界形成了醒目的对比。盲女的小伙伴在她的披风下躲避暴风雨,提醒我们她遗失了什么。而女孩膝上的风琴让我们想到了背景中的鸟儿, 女孩仍然能感受世俗的欢乐。蝴蝶的颜色不可思议,跟赤褐色的头发和金棕色丝滑的头发形成了反差。

  只有蝴蝶和鸟儿是自由的。对人类来说,衣服、 鞋子、 个人的痛苦都是生活的负重。 

但是女孩的脸迎着她看不到的光芒扬起。事实上她有可能是乞讨为生,别在衣服上的字条和手风琴说明了这一点,但她接受了命运的安排。暴风雨过后,天空的光芒奇异炫目。米莱斯眼中的世界无限美好,然而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看到。 


120.《蜂鸣的机器》(Twittering Machine)

120.《蜂鸣的机器》——保罗·克利

创作于1922年  综合材料:纸本水彩、钢笔、墨水、油印、纸板装裱    64*48cm
作者:保罗·克利(Paul Klee)
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第一眼看到这幅作品是治愈的,背景中和谐的蓝色和紫色让人有种梦幻般的感觉。
中间的线条和小鸟的头部仿佛一个个的音符在跳动,形成完整的旋律,随着手柄转动播放着。
    但是当我们继续观察,会发现它们的表情并不开心,而是充满着尖锐的转折。带着锯齿的、扭曲的、像是锥子扎进喉咙的舌头并不是歌唱时的样子。线条和轮廓充斥着刺耳的尖叫或者像标题里说的蜂鸣。身体的线条和长长的腿好像铁丝网一样带着刺,它们已经没有自由的生命了,这是机器的声音,覆盖过生命的声音。左边支撑曲轴的是类似喇叭的两个三角形,它们冷酷地发出机械的叫声,引导着鸟儿的歌唱。
    保罗·克利说:“对我来说,工作的乐趣在于它的顽皮模棱两可,介于幽默与怪诞,悲剧与喜剧之间。”


121.《受到夜鹰惊吓的两个孩子》(Deux enfants sont menacés par un rossignol)

121.《受到夜鹰惊吓的两个孩子》——马克思·恩斯特


122.《我的埃及》(My Egypt)

122.《我的埃及》

创作于1927年  复合板油画  90*76cm

作者:查尔斯·德穆斯(Charles Demus)

现藏于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

查尔斯·德穆斯在1912到1914年间一直待在巴黎,接触到立体主义和欧洲前卫艺术思想。

回到美国后,他将立体主义中的非连续空间处理手法运用到他的艺术创作中,用以描绘他的家乡宾夕法尼亚州兰开斯特市附近的工业场所。

《我的埃及》是精确主义绘画的主要代表作之一。这座带有升降机的现代化谷仓被简化成一个个的几何图形,但我们依旧能够感觉出他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画面中出现的光柱起到了分割空间的作用,仿佛工业文明的圣光让谷仓这一十分传统的场所出现变化。题目很有误导性,一方面像是对文明的重新解读:现代化的工业文明就像是埃及一样在影响着许多的人;一方面也像是对传统文明消逝的缅怀。 


123.《怀抱死婴的女人》(Woman with Dead Child)

123.《怀抱死婴的女人》——凯斯·珂勒惠支

创作于1903年  蚀刻、平板印刷  42*48cm

作者:凯斯·珂勒惠支(Käthe Kollwitz)

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托管会

    珂勒惠支的表现主题十分多样,并且她掌握着多种版画制作技巧,包括木刻、石板印刷、蚀刻等等。

    这幅作品的主题其实源于基督教传统艺术形式:圣母怜子图。与宗教绘画那种冷静的、富有神圣感、美丽的绘画不同,珂勒惠支的作品是一种情感上的宣泄。

母亲的姿势看不出美感,也看不出很明确的女性特征,强劲的肌肉有力地被斑驳的线条表现出来。

    头发也很稀疏,能够感觉到这位母亲生活的艰难,她闭着双眼紧紧抱着死去的孩子。一种强烈的、像兽性一样根本的力量蔓延开来。

这件作品的情绪影响力是巨大的,因为珂勒惠支用自己的孩子当作画中死婴的模特,这种安排对她而言更加私密和富有意义。

    也可能是一种预兆,珂勒惠支的儿子年仅21岁就死于一战。


124.《穿红色裙子的羽毛舞者》(Danseuse emplumée à la robe rose)

124.《穿红色裙子的羽毛舞者》——让·弗雷德里克·肖尔

创作于18世纪70-80年代  布面油画  23*32cm

作者: 让·弗雷德里克·肖尔(Jean-Frédéric Schall)

现藏于法国,Ephrussi de Rothchild庄园

    昨天的作品有些严肃~~~

    今天我们来放一幅甜甜的美少女舞者给大家欣赏吧~

    放松的画面,轻柔的动作,再加上温温柔柔的色调,这一切都是十八世纪下半叶法国上层的生活情趣。

    人物的比例被夸张了,头部很大、胸部也很饱满,但是腰腿都非常纤细,特别是脚的部分,就像迪士尼里的动画人物一样。这让人物出现了洋娃娃一样的质感。

    灰绿色的背景衬托下,人物的肤色也更加红润,还有转头回眸的样子都是那么甜。


125.《蓝色早晨》(Blue Morning)

125.《蓝色早晨》——乔治·贝洛斯

创作于1909年   布面油画  86.3*111.7cm

作者:乔治·贝洛斯(George Bellows)

现藏于美国,华盛顿国家艺术馆

    一百多年前的早晨与现在的早晨并无两样,蓝色的薄雾笼罩着河面,冷冷的朝阳穿透雾气照在远处的建筑上,一天的工作开始了。

    在1907年至1909年之间,乔治·贝罗斯(George Bellows)绘制了四幅画,记载纽约市宾夕法尼亚车站铁路的建设过程。

    《蓝色早晨》是最后一幅,也许是最著名的一幅作品。

    当时的车站是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进步的象征。但是在贝洛斯的这幅画中,用一种寂寞的色调描绘了这个地点,尤其是工人们在一片寂静中开始劳动的场景。


126.《我们正建立一个新世界》(We are Making a New World)

126.《我们正建立一个新世界》——保罗·纳什

创作于1918年  布面油画  91.4*71.1cm

作者:保罗·纳什(Paul Nash)

现藏于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

    太阳在完全荒凉的场景中升起,光秃秃的树干好像在嘲讽标题。地面的灌木也好像连成一片的钢盔,下面不知道是怎样的场景,这就是战争的代价,

    在死亡和荒凉之中,枯木充当了墓碑。

纳什(Nash)希望在现实中寻求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象征主义原则的新型象征主义。他意识到,在战争阴影之下,以形象化方式提出的想法在纯粹的风景形式中可能更有意义。


127.《破布里的维纳斯》(Venus of the Rags)


127.《破布里的维纳斯》——米开朗琪罗·皮斯特莱托

创作于1974年 两个不同版本   材料:大理石/云母/水泥/纺织物  212H*340W*110cm

作者:米开朗琪罗·皮斯特莱托(Michelangelo Pistoletto)

现藏于伦敦,泰特美术馆

    这件作品是“贫穷艺术”的代表之一。

    二战结束后,意大利经济经历了短暂的繁荣,此后陷入崩溃。贫穷艺术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兴起的。

    他们的兴趣不似完全破坏传统的未来主义那样,而是要把传统和现代生活结合起来,他们担忧消费文化不断吸人眼球让大家对历史越来越不关心,希望通过艺术形式表现现代与历史间的连接,并认为一名艺术家应该能在绘画、雕塑、拼贴画、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间游刃有余,并使这些形式融合在一起。

    这件作品中,理想化的古典女神被包裹在一堆现代破布之中,皮斯特莱托说自己的创作意图是“过去的美丽和当今的灾难放在一起”。

    而实际上在1967年的第一版作品中,维纳斯也只是城市公园中一个普通的廉价水泥雕塑而已~


128.《巴比伦塔》(The Tower of Babel)

128.《巴比伦塔》——【老】彼得·勃鲁盖尔

创作于1563年   木板油画  60*74.5cm

作者:【老】彼得·勃鲁盖尔(Peter Bruegel)

现藏于鹿特丹,博伊曼斯·范·贝因根博物馆(Boijmans Van Beuningen)

    说在前面,这幅画一定要放大看呀!小尺幅的作品一样能够出现宏大深远的气氛。

    勃鲁盖尔用庞大的高塔,以其众多的拱门和其他的元素描绘罗马工程,是故意让人想起古罗马的斗兽场,象征着被迫害的基督徒。罗马和巴比伦的相似之处在于:罗马是永恒的城市,凯撒皇帝打算永远持续下去,而罗马的衰败和毁灭则象征着世俗努力的虚荣与短暂,它们在辉煌过后立即消亡。

    画中的工人建造了垂直于倾斜地面的拱门,从而使其变得不稳定,并且已经可以看到一些拱门在摇摇欲坠。在建造高层之前,塔的基础和底层尚未完成,暗示着巴比伦塔最后的结局——毁灭。而工人们辛勤的工作也变成了徒劳。


129.《冬日风景》(Winter Landscape)

129.《冬日风景》——乔治·莫兰

创作于1790年   布面油画 69.9*90.2cm

作者:乔治·莫兰(George Morland )

现藏于美国纽黑文,耶鲁英国艺术中心

    两头耕牛,三个人物,一只狗,一栋房子,这是一个家。

    寒冷的冬日中,还有什么能够比家更加温暖呢?

    黄色的调子给画面增添了很多温馨,它并不写实,但是营造了完整的一个家庭。室外的冰雪也变成了家的一部分,从室内延伸出来。



关于《每日一画》 第九期动态里的投票

选出3个“每日一画”这半个月动态中,你喜欢的作品!

  每半个月,我们就会发起一个投票,看看大家对哪类的作品更喜欢,每个人最多可以选出你喜欢的3幅!!作品。看看有多少人和你喜欢的一样~我们也会根据最后的投票结果来调整之后的“每日一画”和“有画要说”方向~~


其中有84人参与投票

“每日一画 ”第九期人气榜第一名有两名!!分别是:
“115.《裸体》——爱德华·韦斯顿 ”和“119.《盲女》——约翰·埃弗里特·米莱”

第二名是:“123.《怀抱死婴的女人》——珂勒惠支”

第三名是:“118.《餐厅》——贝尔特·莫里索 ” 

115.《裸体》——爱德华·韦斯顿
119.《盲女》——约翰·埃弗里特·米莱
123.《怀抱死婴的女人》——珂勒惠支
118.《餐厅》——贝尔特·莫里索

  好啦,第六期结束啦,如果你感觉还不错,记得三连,新朋友的话记得关注,这样每天可以在我的动态里追更~~也可以参与投票~


“每日一画系列”每日18点~动态更新中!!

投诉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