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杨俊生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少将
展开11个同名词条
杨俊生,1943年出生于河北易县,原籍福建长汀。先后担任第二炮兵部队司令部科技部参谋,武警部队司令部警务装备处副处长、技术装备处处长、技术装备部部长兼科技开发部主任,武警部队交通指挥部副主任等职。还曾担任国家科技奖励公安专业评审委员会副主任、武警部队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武警部队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秘书长。1996年7月17日,杨俊生被授予少将警衔,是中国武警部队组建以来第一位女将军。 [1]
中文名
杨俊生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河北易县
出生日期
1943年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原    籍
福建长汀 [1]

人物履历

播报
编辑
杨俊生,女,长汀县宣成乡人。1943年12月生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河北省易县。 [2]1943年12月26日,在战火硝烟笼罩的狼牙山脚下,杨俊生降生在一间茅草房里。父母不得不把襁褓中的她托付给当地老乡代养,直至5岁时杨俊生才与家人团聚。 [1]
杨俊生1950年起,先后在华北军区“八一”小学、北京女二中、北师大附中读书。1961年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自动控制系。毕业后分配到解放军第二炮兵司令部工作。1968年3月因“杨、余、傅”事件牵连,被监禁长达7年之久。 [2]
1974年底回到第二炮兵科技部任参谋。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调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任政治部干部处副处长、党支部书记、政治部党委委员,主持干部处工作。1986年初调任武警总部司令部警备装备处副处长、高级工程师,分管武器装备业务。1990年任武警部队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1年3月任武警总部司令部技术装备处处长(后改称部),全面负责武警部队技术装备的业务工作。主持并研制开发了《武警部队装备管理系统》、野战指挥车、防暴车、催泪弹发射器等多项科技成果。1993年受命组织筹建了武警部队科技开发部和装备器材研究所,形成了防暴防护器材的批量生产能力。1994年组织完成了国内首架载人飞艇的引进、试飞和基地的创建任务,并完成了总参谋部下达的 “T-25”等重要任务。1995年11月1日,武警部队“保障有力”成果汇报在北京举行,任“静态展示”部分总指挥,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受到军委主席江泽民等领导的高度评价。 [2]
从1995年6月起,兼任武警部队科研开发部主任、党委书记,主持完成了以UD系列防弹防爆产品为代表的多项新型装备器材的研制生产。多项科技成果获国家发明、国家科技进步和武警部队科技进步奖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9年8月调任武警交通指挥部副主任、党委常委、科技领导小组组长,并担任国家科技奖励公安专业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警部队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秘书长。主编或参与编写了若干套武警部队普训教材和大型科技丛书《科教兴国》(武警卷)。发表有价值的论文十余篇,有的获得了武警部队军事文章特等奖,有的被收入《中国军事文库》、《共和国将军文选》等。 [2]
1996年7月被授予武警少将军衔,成为武警部队第一位女将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