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5兄弟4人患同一种癌,做到这4点患癌风险降一半

2020
10/26

+
分享
评论
肿瘤说
A-
A+

一家5兄弟4人患癌,这4人中2人已经因癌去世,还有2位已经做了手术。他们的家庭有一个致命的饮食习惯……

01

一家5兄弟,4人患胃癌,都爱吃腌菜

前不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龚渭华分享了一篇病例记录,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点警示。

75岁的王先生家里排行老三,去年8月他出现了胃胀、吞咽困难等情况,“就算晚饭只吃几口,胃也胀得难受,晚上睡觉时还感觉吃下去的食物顶在喉咙口”,但因还能忍受,他并没有太在意,“有时候晚上起来吐一次,肚子就舒服了,不胀就能睡着了。”

87501603672182501

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一个月后,他的病情更严重了。在家人的坚持下,他做了胃镜检查,后被确诊为胃癌。遗憾的是,他就诊时太晚了,一检查就已经是进展期胃癌,癌细胞已经出现了转移。

面诊时,龚医生了解到:几年前,他的2位哥哥都因胃癌相继去世,如今他本人也被确诊胃癌,至此一家5兄弟已有3人患胃癌。

这是典型的家族性胃癌。遗传性是胃癌的高危因素之一,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患胃癌的风险较没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平均要高出2-3倍。

因此,龚医生强烈建议他的2位弟弟最好也做胃镜检查。不幸的是,检查结果显示,其最小的弟弟也得了胃癌,万幸的是尚在早期。

在询问王先生的饮食习惯时,龚医生发现,这个家庭之所以胃癌高发,还有一个最致命的原因:5兄弟都爱吃腌菜等高盐食品。

38311603672182939

5兄弟原本是江西人,在他们那一辈人中,由于当时生活水平低下、食物匮乏,腌菜是他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这些年虽然经济好转了,但酸菜、豆腐乳、腊肉这些高盐、腌菜食品,却已成为他们饮食习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盐食物,可以破坏胃黏膜;腌制品中硝酸盐通过细菌的作用,可以分解成亚硝酸盐和强致癌物亚硝胺,亚硝酸盐和亚硝胺会诱导胃黏膜的癌变,也就是细胞基因突变,从而增加胃癌发生的概率。

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若再加上遗传因素,患胃癌的风险将显著增加。幸运的是,若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即使有胃癌遗传基因,患癌风险也会明显降低。

02

日常生活做到4点,胃癌风险降低50%

前不久,《柳叶刀-肿瘤学》杂志发表的一项针对我国居民的研究显示,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将胃癌风险降低一半以上。

该研究中,健康生活方式定义为不吸烟、从不饮酒、较少吃腌制食品,以及经常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81531603672183142

健康生活方式1:不抽烟

8971603672183355

健康生活方式2: 不饮酒

78501603672183777

健康生活方式3: 少吃腌制食品

47701603672184133

健康生活方式4:常吃新鲜水果蔬菜

同时做到这4点,被称为生活方式很健康;做到4点中的2-3点,被称为生活方式一般;只做到4点中的1点,甚至1点都做不到,被称为生活方式不佳。

结合这种健康程度分类和基因图谱,南京医科大学团队对中国高发的胃癌进行研究。该研究大体可分为两方面:基因风险、生活方式。

研究人员先识别出胃癌风险显著相关的764个基因变异。随后,对10多万人进行超过10年的前瞻性随访,确定了与胃癌风险关联性最强的11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接着,基于这112个SNP,构建了多基因风险评分方法,并对这10多万人进行统计。结果显示,与遗传风险最低的20%人群相比,中等遗传风险人群胃癌发病风险增加54%,遗传风险最高的20%人群胃癌发病风险增加108%。

98251603672184469

▲胃癌发病风险随着遗传风险而升高

最后,在这10万人中,按照上面的三种生活方式进行统计,结果显示,13.6%的人生活方式很健康,68.1%的人生活方式一般,18.3%的人生活方式不佳。在生活方式相似的人群中,遗传风险越高,胃癌发病风险也越高。

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无论遗传风险如何,生活方式越不健康,胃癌风险呈直线式增加得越快。相比于生活方式最健康的人群,生活方式一般的人群胃癌发病风险增加34%,生活方式最差的人群的胃癌风险增加了一倍多!

换句话说,只要做到了4项健康生活方式中2-3项,就能避免大部分非遗传层面的胃癌风险。更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高遗传风险,同时做到上述4项健康生活方式,胃癌发病风险也相对降低了47%,绝对风险降低1.12%。

58681603672184681

▲随着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增加,胃癌风险也显著增加(C);生活方式最差人群的胃癌风险翻倍(D)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研究发现,遗传风险和生活方式因素对胃癌的影响是独立的,但两者有协同效应。也就是说,基因够好又过得健康,能锦上添花;携带易感基因,又不注意生活方式,则雪上加霜。

若不幸有家族遗传,或者生活方式欠佳,则需要提高警惕,定期体检,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03

诊疗规范肯定:TOMO放疗更具优势

我国是世界公认的胃癌高发国。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胃癌诊疗规范》(2018版)数据,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42%。粗略估算,我国每年新发胃癌患者有近50万人,几乎每1分钟就有一人被确诊为胃癌。而这些患者中能活过5年的仅35.9%,意味着每5分钟就有3人在胃癌的折磨中死去。

43171603672184849

胃癌

《胃癌诊疗规范》(2018版)规定,胃癌应当采取综合治疗的原则,即根据肿瘤病理学类型及临床分期,结合病人一般状况和器官功能状态,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模式,有计划、合理地应用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靶向等治疗手段,达到根治或最大幅度地控制肿瘤,延长病人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在胃癌治疗中,放疗占据重要地位,可以与手术、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结合,也可以单独治疗。对于放疗照射技术,2018版《胃癌诊疗规范》明确提出:建议使用三维适形放疗或调强放疗等先进技术,更好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如肝、脊髓、肾脏和肠道的照射剂量,降低正常组织毒副作用,提高放疗耐受性。

TOMO(托姆刀)放疗

随着现代精确放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TOMO螺旋断层放疗,对于一些患者可以达到与手术媲美的治疗效果,保持器官及功能完好,同时不损伤身体,治疗后恢复得更快,患者生存质量更高。

2018版《胃癌诊疗规范》在放疗技术部分,明确说明:IMRT技术包括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技术及螺旋断层调强放疗(TOMO)等,比三维适形放疗(3D-CRT)拥有更好的剂量分布适形性和均匀性,结合靶中靶或靶区内同步加量(SIB)放疗剂量模式,可在不增加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前提下,提高胃肿瘤照射剂量。

51561603672185616

TOMO(托姆刀) 的照射模式

94421603672186059

TOMO(托姆刀) 的剂量分布

TOMO治疗中心

“更好的剂量分布适形性和均匀性”,“不增加正常组织受照剂量”,“提升胃肿瘤照射剂量”,意味着治愈率提高,而副反应不增加。TOMO放疗的核心优势正是在于:在保护正常组织器官及功能的前提下,高效杀灭肿瘤,降低转移和复发率,降低放疗副作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参考资料:

1. 2020-09-30好大夫《医生门诊病例:一家5兄弟4人患癌!究竟“谁”在作祟?》(龚渭华)

2. 2020-10-12医学新视点公众号《<柳叶刀-肿瘤学>10万中国人数据力证:日常做到这四点,胃癌风险低一半》

3. 2018-12-21国家卫健委官方网站《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胃癌,风险,治疗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