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拿铁锤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

这句话其实很形象地概括了美国对世界的态度,美国成为霸主的过程,其实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寻找“钉子”的过程。

从苏联、中东到东亚及如今的中国,大多数国家都被美国视为“钉子”、拿着“铁锤”敲打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奥巴马对于中国的态度

一直以来,美国对外部环境极其警觉,二战后美国长期将“大国”视作眼中钉,推行“遏制”政策,对“大国”攻防兼备,展开全球争霸。

历史的荣耀让美国至今沉溺于单极世界,但也使其陷入焦虑与疑神疑鬼的僵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中美两国关系的演进,不难发现,尽管中国始终保持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友好态度,美国对中国却依旧持有一定的敌视,认为中国崛起必定会使世界现有的权力结构发生冲突,总想走“零和博弈”的老路。

出于利弊的衡量,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框架虽已形成,但不稳定,两国关系经常在“冷暖”之间交换,如同过山车般上下摇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奥巴马上任的第一年,中美两国曾有过短暂的“蜜月期”。

2009年7月27日,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在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引用先哲孟子说过的一句话:“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奥巴马表示,中美两国应该共同为后代探索和维护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即使在双方产生分歧的时候,也不要让这条道路被荒草淹没。

然而,事实上,在就任美国总统的八年任期里,奥巴马政府对于中国的态度其实非常纠结和矛盾。

奥巴马一方面向中国示好,一方面又对中国怀有戒心,这种拧巴、矛盾的心态在他2020年出版的回忆录《应许之地》中一览无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奥巴马在他的回忆录《应许之地》中写道:“如果没有金融危机的束缚,我本可能在中国贸易问题上采取更强硬的做法。”

奥巴马不仅在自己的书里这样阐述自己对中国的态度,在接受《大西洋月刊》的采访中也曾经公开表示,他上任后计划实施的很多政策都受到金融危机的束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年,美国爆发次债危机,很快,次债危机蔓延整个欧洲,引发主权债务危机,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的国际地位日渐下行,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逐渐崛起。

金融危机的发生让美国遭受了许多指责,而彼时的中国不但持有超过7000亿美元的美国债务,还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美国一方面想要阻止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中国经济的增长能使当时受限于金融危机的西方发达国家走出衰退。

因此,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最初几年,美国虽然想对中国施压以遏制中国的发展壮大,却又不得不考虑到中国对全球经济重启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局势下,权衡利弊后的美国最终选择增强和欧洲、中国以及其他所有潜在增长引擎的合作。

不过,美国打压中国的计划只是暂缓而非取消,彼时的美国计划在经济环境不再脆弱的时候再逐渐对中国加强施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奥巴马回忆首次访华

正因如此,在奥巴马执政初期,表面上看,中美之间的关系相对稳定,美国对中国也一直摆出一副友善的态度,中美之间成功避开公开冲突,没有经历像美国与俄罗斯在外交上“撕破脸”的情况。

但实际上,中美关系的背后,其实深深隐藏着美国酝酿已久的打压与不信任。

美国对中国不信任,我们能从《应许之地》一书中,奥巴马回忆自己上任后对中国的第一次访问可见一斑。

2009年11月,奥巴马开始了上任后对中国的首次访问,这次访问从15日开始,持续了三天。

奥巴马是历任美国总统中首位上任后第一年便访问中国的,可见彼时奥巴马政府对中国的重视与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奥巴马首次访华营造的中美关系氛围较为融洽,但在回忆录《应许之地》中,奥巴马回忆起自己首次访华的时候,对华态度却并不像这次访华表现出来的这般友好,反而处处透漏着对中国的不信任和“心虚”。

对自己的这次访华,奥巴马声称他对北京的监控能力印象深刻。

他表示,专机在北京降落后,美国访华团队的所有私人电子设备都被留在机上。

同时,他们臆测每间房间都可能装有摄像机,因此,为了避免被偷拍,访华团队成员有的选择在黑暗中洗澡、穿衣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如果需要进行与国家安全事务相关的通话,为了避免遭到中国的监听、监控,团队成员还必须到一个能阻隔监听的专用房间。

奥巴马还在书中回忆,随团访华的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折返酒店房间的时候,发现除了有清洁人员进屋打扫以外,“有两位身穿西装的男子在仔细翻阅他桌上文件”,他认为这是中国政客趁着清洁人员打扫房间的时机前去寻找“蛛丝马迹”。

不过,奥巴马并没有任何一份证据,能证明自己在书中提到的这些内容是真实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戏称,奥巴马精通营销手段,编造这些内容都是为了让自己的书有更好的销量。

同时,吕祥表示:“嫌犯讲述得越生动,故事的漏洞就越多。”

中国并没有这样做,但奥巴马却将这些细节写出来了,这一做法不排除是美国人“不打自招”,将自己所做的事情投射到中国身上,美国人必定是认为“我们这么干,中国一定也这么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回国后多次运用硬实力向中国施压

奥巴马在访华期间,时刻以着平等、谦卑、合作的态度与中方领导人进行会谈和沟通。

在表达美国诉求的同时也能倾听中方意见,着力寻求中美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今天看来,奥巴马首次访华其实“务虚有余,而务实不足”。

奥巴马访华回国后,中美关系不但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还出现了下滑趋势。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持续强大大大超越了美国的预期,奥巴马政府当即将打压中国、遏制中国崛起作为中美关系的战略选择,开始多次运用硬实力,从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向中国施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济上,美国通过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向中国的多种产品实施“反倾销”,征收高额反倾销税。

除此之外,美国多次夸大中国人民币汇率估值问题,试图逼迫人民币升值,进而通过人民币与美元之间汇率的变化,大大缩水中国的美元外汇资产,从而减轻自己的债务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治上,2010年2月,奥巴马企图延缓中国和平崛起的进程,破坏了中国的稳定和民族团结,干扰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严重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军事上,2010年1月30日,奥巴马政府批准了一批总金额为64亿美元的对台军售案,美国的这一作法间接干涉了中国内政,不但严重破坏了中美合作的氛围,还阻挠中国的和平统一,破坏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奥巴马政府的“大变脸”,其实利大于弊

值得一提的是,奥巴马访华回国后,美国政府在多个重大问题上的频频发难,的确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但对于中国而言,奥巴马政府的“大变脸”,其实利大于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奥巴马政府在谋求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时,对中国的示好达到了美国历届政府从未达到的程度,同时也放大了中美友好关系的虚假性。

而奥巴马政府的“大变脸”,可以说是直接揭开了中美关系表面和平、实际上波涛暗涌的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早在2013年,作家豆豆就在《天幕红尘》中借主人公叶子农揭开了美国的真面目,美国主张什么,都取决于是否有利于它自己,一旦威胁到美国利益时,美国就会毫不留情地打压。

中国必须认清美国本质,彻底丢开幻想,提高警惕。

另一方面,奥巴马政府给中国敲响了警钟,我们须提高在中美关系中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中国除了要看清中美关系中竞争的现实,也要看到中美关系中合作的可能性,以合作谋利益,以合作求共赢。

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合作”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一旦美国有任何阻挠中国发展、损害中方利益的行为,中国都必须坚决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中国需要具备前瞻谋划、长远布局的能力

如今,美国已经由奥巴马时代和特朗普时代迈入拜登时代,中美关系也在多个领域进行了理性调整,但合作依旧难以成为两个国家关系的主流,美国的对华政策重心仍然偏向于打压。

在定义当前中美关系时,拜登政府使用了所谓的“竞争、合作、对抗”三分法。

然而,实际上,用“竞争”一词并不准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的部分做法并非竞争,而是存在较强的打压成分。

政治和外交方面,美国祭起意识形态大旗,多次引发外交领域口水战;经济上,“脱钩中国论”不胫而走;科技上,美国对华打击更是不遗余力。

从美方意图上看,美国的主要想法依旧在于通过美国的管控竞争,遏制中国的发展以保持其相对于中国的领先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诚然,每个国家都有选择自己发展道路的权利,而文化差异也会对一个国家经济外交方式与内容产生极大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始终坚持“以和为贵、和平共处”,以不涉及他国根本利益为底线,顺应潮流,加深国际合作、加强多边贸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两相对比,美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则更加关注如何保证自己“霸主”的地位。

总体上看,两国的外交思维和模式截然不同,但美国不应在猜测中国的阴谋论中走向极端。

如今,中国综合实力与国际地位都在不断提升,中国崛起也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假如美方不尽早调整心态,随着中国追赶、持平到赶超美国,这一转折性的质变将进一步加剧他们的心态失衡和认知失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换言之,如今历史即将迈入一个转折点,美国如若依旧沉浸于自己的“霸主”美梦,坚持以利益为先,违背“历史正义”,不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势必自食恶果,将被时代的发展所抛弃。

而对于中国而言,我们必须对中美关系有一个清晰的预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短时间内,总体上看,中美两国之间依旧处于矛盾中谋求发展合作的动态平衡,但实际上中美两国之间这种合作与和平的动态平衡依旧存在较强的不稳定性。

从横向上看,中美两国之间的战略竞争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大国博弈的重要体现,而从纵向上看,这又是中美关系发展至今的历史产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美战略竞争凸显的形势下,中国需要具备前瞻谋划、长远布局的能力。

要通过精准判断美国的战略意图以及周边国家在中美战略竞争中的对华战略取向,来加强自身的战略谋划和战略运用能力,要以建设性方式,推动中美关系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同时,要继续推动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