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务知识文章正文

普外科护理操作项目有哪些,普外科护理内容

公务知识2025年04月22日 19:23:110admin

普外科护理操作项目有哪些,普外科护理内容普外科护理是外科护理学中基础且重要的分支,涵盖术前、术中和术后全周期的专业护理操作。我们这篇文章将系统介绍普外科常见护理操作项目,分析其临床意义及操作要点,具体包括:术前护理操作;术中配合操作;术后

普外科护理操作项目有哪些

普外科护理操作项目有哪些,普外科护理内容

普外科护理是外科护理学中基础且重要的分支,涵盖术前、术中和术后全周期的专业护理操作。我们这篇文章将系统介绍普外科常见护理操作项目,分析其临床意义及操作要点,具体包括:术前护理操作术中配合操作术后护理操作伤口护理技术管路护理操作特殊检查配合;7. 常见问题解答。这些操作项目的规范执行直接关系到患者康复质量和医疗安全。


一、术前护理操作

术前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皮肤准备(使用电动剃毛器进行术区备皮,范围需超出切口15cm以上)、肠道准备(根据手术类型选择灌肠或口服导泻剂)、禁食禁饮管理(常规术前8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以及术前用药(如抗生素预防性使用和镇静剂注射)。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术前宣教心理护理同样关键,应详细解释手术流程和注意事项,减轻患者焦虑。研究表明,规范化的术前护理可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30%以上(《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2)。


二、术中配合操作

手术室护士需掌握以下核心操作:无菌器械台建立(遵循六项无菌原则)、手术体位摆放(如甲状腺手术的颈过伸位需使用专用头枕)、清点制度执行(术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三次清点器械敷料)以及术中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和出血量)。

其中,电外科设备使用(如高频电刀)和标本处理(正确标记、固定和送检)需要特别注意。最新《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2023版)强调,器械护士应在手术开始前15分钟完成无菌准备,并全程保持手术野的无菌状态。


三、术后护理操作

术后护理重点包括:麻醉复苏监护(持续监测SpO₂至完全清醒)、疼痛评估与管理(使用数字评分法+NRS定期评估)、早期活动指导(腹部术后6小时开始床上翻身)以及饮食过渡(从清流质→全流质→半流质逐步过渡)。

对于并发症观察尤为重要,需掌握出血(观察引流液性状和量)、感染(监测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及深静脉血栓(评估下肢肿胀情况)的早期识别技巧。数据表明,规范的术后护理可使平均住院日缩短1.5天(《中华护理杂志》,2023)。


四、伤口护理技术

包括敷料更换(遵循无菌技术,感染伤口每日更换)、拆线操作(头面部4-5天,腹部7-9天)、负压引流维护(保持-125mmHg压力)以及特殊伤口处理(如肠造口护理需使用防漏膏)。

近年来,湿性愈合理论的应用日益广泛,水胶体敷料的使用可使愈合时间缩短20%。对于复杂伤口,需配合医生进行创面评估(采用Wagner分级或TIME原则)和清创操作(机械清创/酶学清创选择)。


五、管路护理操作

普外科常见管路护理项目:胃管护理(每4小时冲洗并记录引流量)、T管护理(保持直立位,记录胆汁性状)、尿管护理(每日会阴消毒,尽早拔除)以及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每周更换敷贴+肝素封管)。

需特别注意管路固定(采用"工"字形固定法)和并发症预防(如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预防措施)。根据2023年INS标准,所有管路均应标注置管日期,高风险管路需每日评估拔管指征。


六、特殊检查配合

护理人员需熟悉的检查配合操作:消化道造影准备(术前3天低渣饮食)、ERCP术前用药(注射解痉灵+抗生素)、穿刺活检配合(体位固定和标本处理)以及CT增强扫描准备(评估肾功能和过敏史)。

对于营养评估(采用NRS2002量表)和深静脉血栓筛查(Caprini评分)等评估工具的应用也属于护理操作范畴。最新指南建议,所有拟行大手术患者术前均应完成VTE风险评估。


七、常见问题解答Q&A

普外科护士需要掌握哪些急救操作?

必须熟练掌握心肺复苏、过敏性休克处理、大出血急救(压迫止血+快速补液)以及气道梗阻处理(海姆立克手法)等应急操作,定期参加ACLS培训。

如何预防术后肺部感染?

应指导患者进行术前呼吸训练(深呼吸+有效咳嗽)、术后早期活动(每日3次雾化吸入)、保持口腔清洁(每日4次漱口)以及定期拍背排痰(每2小时1次)。

造口护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观察造口黏膜颜色(正常为鲜红色)、测量造口直径(裁剪底盘大2-3mm)、定期更换(5-7天/次)以及指导患者自我护理技巧(如使用镜子辅助操作)。

标签: 普外科护理操作外科护理项目术前术后护理

康庄大道:您的公务员与事业单位编制指南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备案号:京ICP备2024049502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