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务知识文章正文

人工挖孔桩监理控制要点

公务知识2025年04月23日 12:55:122admin

人工挖孔桩监理控制要点人工挖孔桩作为传统桩基施工工艺,因其设备简单、成本可控等特点,仍广泛应用于地质条件适宜的地区。但施工过程存在较高安全风险,监理人员需对关键控制环节严格把关。我们这篇文章将系统梳理监理工作核心要点,包括施工前准备审查;

人工挖孔桩监理控制要点

人工挖孔桩监理控制要点

人工挖孔桩作为传统桩基施工工艺,因其设备简单、成本可控等特点,仍广泛应用于地质条件适宜的地区。但施工过程存在较高安全风险,监理人员需对关键控制环节严格把关。我们这篇文章将系统梳理监理工作核心要点,包括施工前准备审查成孔过程监控钢筋笼与混凝土质量控制安全监督重点验收检测标准等五大板块,并附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一、施工前准备审查

1. 地质核查:必须复核勘察报告与现场实际地质的匹配度,重点关注地下水位、流砂层、溶洞等不良地质现象。若存在差异,需组织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调整。

2. 方案审批:检查专项施工方案中的护壁设计(每节高度≤1m)、降水措施、应急预案等是否满足《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要求,特别关注岩土比例超过1:1时的专家论证记录。

3. 人员资质:核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如井下作业证),施工单位安全交底记录需包含毒气检测、缺氧窒息等应急预案


二、成孔过程监控

1. 垂直度控制:使用吊线锤或经纬仪每3m检测一次,偏差不得大于桩长的0.5%。遇软弱土层需缩短检测间隔。

2. 护壁施工:监督混凝土护壁厚度(≥150mm)、配筋(φ6@200双向)及浇筑质量,拆除上节护壁模板需在下节混凝土浇筑24小时后进行。

3. 终孔验收:持力层必须经勘察单位确认,嵌入中风化岩层深度≥0.5m,并留存岩样照片钎探记录


三、钢筋笼与混凝土质量控制

1. 钢筋笼制作:主筋连接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单面焊10d),保护层垫块间距≤2m,直径>1.2m的桩需设加劲箍(φ14@2000)。

2. 混凝土浇筑:采用干法施工时坍落度宜为80-100mm,导管离孔底距离≤2m,连续浇筑并分层振捣(每层≤1.5m)。监理需旁站记录首灌量超灌高度(≥0.8m)


四、安全监督重点

1. 气体检测:每日开工前用气体检测仪检查孔内CO、H₂S、O₂浓度(O₂>19.5%),深度超过10m时应强制通风。

2. 防坍塌措施:孔口设0.8m高围挡,堆土距孔边≥1.5m,暴雨后需重新评估孔壁稳定性。

3. 提升设备:电动葫芦需有限位器和防坠装置,钢丝绳安全系数≥6倍,每日检查磨损情况。


五、验收检测标准

1. 桩身检测:按设计要求进行低应变法(检测率100%)或声波透射法(直径≥1.6m时),Ⅲ类桩比例不得超过15%。

2. 承载力验证:静载试验抽检不少于总桩数1%且≥3根,特征值偏差≤±10%。


六、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Q:遇到流砂层如何处理?
A:立即暂停开挖,采取钢护筒支护注浆固结,必要时应回填后改用机械成孔。

Q:孔底积水过多怎么解决?
A:优先采用深井降水,浇筑前用潜水泵抽干积水,混凝土需按水下浇筑工艺施工。

Q:如何预防护壁脱落?
A:控制每日进尺≤1m,护壁混凝土掺早强剂,拆模时间延至48小时以上。

标签: 人工挖孔桩监理桩基施工控制工程质量监督

康庄大道:您的公务员与事业单位编制指南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备案号:京ICP备2024049502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