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采血术试题解析与备考指南
动静脉采血术试题解析与备考指南动静脉采血术是临床护理和医学检验中的重要操作技能,相关试题考核通常涉及理论基础、操作规范以及临床应用等多方面内容。我们这篇文章将系统梳理动静脉采血术常见试题类型、考核重点及备考策略,具体包括:操作原理与适应症
动静脉采血术试题解析与备考指南
动静脉采血术是临床护理和医学检验中的重要操作技能,相关试题考核通常涉及理论基础、操作规范以及临床应用等多方面内容。我们这篇文章将系统梳理动静脉采血术常见试题类型、考核重点及备考策略,具体包括:操作原理与适应症;器械选择与准备;标准操作流程;并发症处理;质量控制要点;特殊人群注意事项;7. 典型试题解析。帮助考生全面掌握考核要点,提升应试能力。
一、操作原理与适应症
动静脉采血是通过穿刺血管获取血液样本的临床技术,其核心原理是利用负压吸引或血管自身压力使血液流入采集容器。动脉采血(如桡动脉、肱动脉)主要用于血气分析,评估患者氧合及酸碱平衡状态;静脉采血(如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则适用于绝大多数常规血液检测。
常见考核点:
• 动静脉血液成分差异(如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静脉血)
• 严格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 不同采血部位的优先选择顺序(如静脉采血首选非优势手臂)
二、器械选择与准备
标准化采血器材的选择直接影响操作成功率与标本质量。真空采血系统(含双向针头、持针器和真空管)是目前主流配置,需根据检测项目选择不同添加剂试管(如紫帽EDTA管用于血常规,灰帽氟化钠管用于血糖检测)。动脉采血则需专用肝素化血气针,避免血液凝固。
关键记忆点:
• 采血针规格选择(成人一般21-23G,儿童23-25G)
• 试管采集顺序(血培养瓶→凝血管→抗凝管→其他)
• 禁止使用注射器直接注入真空管(可能导致溶血)
三、标准操作流程
规范化的操作流程是试题考核重点,包括:
1. 患者身份核对:采用两种以上标识确认
2. 穿刺前准备:扎止血带(静脉)、Allen试验(动脉)、消毒范围≥5cm
3. 穿刺技巧:静脉15-30°进针,动脉45-90°进针
4. 采血后处理:动脉需加压止血5-10分钟,静脉屈肘按压
易错细节:
• 止血带绑扎时间不超过1分钟
• 采血时避免反复穿刺同一部位
• 血气标本需立即排除气泡并隔绝空气
四、并发症处理
采血相关并发症的识别与处理常出现在案例分析题中:
• 血肿形成:立即压迫止血,24小时内冷敷
• 神经损伤:出现放射痛立即退针,评估感觉运动功能
• 晕厥反应:平卧位,监测生命体征
• 感染迹象:红、肿、热、痛需抗生素治疗
五、质量控制要点
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操作因素:
• 溶血预防:避免用力摇荡试管,缓慢拔针
• 采血量误差:真空管需采集至标定刻度
• 送检时效:血气分析需30分钟内检测,糖耐量试验标本需立即分离血清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不同人群的采血技术差异:
• 婴幼儿:优先选择头皮静脉/足跟采血,使用蝶形针
• 老年人:血管脆性高,建议选择小号针头
• 凝血障碍患者:延长压迫时间,避免皮下注射后立即采血
• 肥胖患者:超声引导定位可提高成功率
七、典型试题解析
例题1:动脉采血后出现局部肿胀,在一开始应?
正确答案:立即实施持续按压止血,评估远端循环。考核并发症的应急处理流程。
例题2:下列哪项不是真空采血系统的优势?
A. 减少溶血 B. 标准采血量 C. 可重复穿刺 D. 生物安全性高
正确答案:C。考核器械知识,真空管一旦穿刺不可重复使用。
例题3:静脉采血时血液流出缓慢的常见原因?(多选)
正确答案:止血带压力不足、针头斜面贴壁、患者循环血量不足。考核问题排查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