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务知识文章正文

间歇管饲操作流程,什么是间歇管饲

公务知识2025年04月24日 17:19:530admin

间歇管饲操作流程,什么是间歇管饲间歇管饲是一种通过导管将营养物质直接输送到患者胃或肠道的医疗护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因吞咽困难或消化功能障碍而无法正常进食的患者。我们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间歇管饲的标准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其重要性,内容包括:操作

间歇管饲操作流程

间歇管饲操作流程,什么是间歇管饲

间歇管饲是一种通过导管将营养物质直接输送到患者胃或肠道的医疗护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因吞咽困难或消化功能障碍而无法正常进食的患者。我们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间歇管饲的标准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其重要性,内容包括:操作前准备导管置入与验证营养液配置与输注操作后护理常见并发症预防特殊人群注意事项;7. 常见问题解答


一、操作前准备

1. 环境准备:选择清洁、安静的操作环境,确保工作台面已消毒。操作者需佩戴一次性手套、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

2. 患者评估:核对患者信息,检查鼻腔/腹部皮肤状况,测量胃残余量(成人>500ml需暂缓管饲)。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及配合度,对清醒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3. 用物准备:备齐鼻胃管/胃造瘘管、50ml注射器、pH试纸、听诊器、温开水、营养液(加热至37-40℃)、固定装置等。检查导管有效期及包装完整性。


二、导管置入与验证

1. 置管操作(以鼻胃管为例): • 测量插管长度(发际至剑突+15cm),标记导管 • 湿润导管前端,经鼻腔缓慢插入至咽喉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 • 插入预定长度后立即关闭导管末端

2. 位置验证(必须多方法确认): • 注射10ml空气听诊胃部气过水声 • 回抽胃液用pH试纸检测(胃液pH≤5.5) • X线摄片为金标准(导管末端位于胃体部)


三、营养液配置与输注

1. 输注原则: • 遵循"由稀到稠、由慢到快、由少到多"原则 • 初始速度20-30ml/h,逐渐增至100-120ml/h • 单次输注量不超过400ml,间隔≥2小时

2. 规范操作: ① 输注前回抽检查胃残余量(>100ml需减缓速度) ② 使用专用喂养器连接导管,排除管路空气 ③ 保持输注体位:床头抬高30-45° ④ 输注前后用20ml温开水冲管


四、操作后护理

1. 导管固定:采用"工"型鼻贴+高举平台法固定鼻胃管,造瘘管使用固定板。每日检查固定情况,避免压迫皮肤。

2. 口腔护理:每日2-3次口腔清洁,观察粘膜情况。长期管饲者定期进行吞咽功能评估。

3. 记录要点:详细记录置管日期、深度、输注量/速度、患者反应及异常情况。


五、常见并发症预防

1. 误吸预防: • 输注中持续保持半卧位 • 昏迷患者输注前翻身拍背 • 出现呛咳立即停止输注

2. 腹泻处理: • 检查营养液温度/浓度/输注速度 • 可疑感染性腹泻需送检大便培养 • 必要时使用益生菌调节菌群

3. 导管堵塞: • 每次输注前后脉冲式冲管 • 发生堵塞先用温水反复冲洗 • 禁止用导丝通管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 儿童患者: • 选用细软硅胶管(Fr8-10) • 输注速度按1-2ml/kg·h计算 • 需要家长协助固定导管

2. 老年患者: • 特别注意误吸风险 • 营养液选择高蛋白低渗配方 • 加强皮肤压力性损伤预防

3. 居家护理: • 教会家属识别并发症征兆 • 提供24小时应急联系方式 • 定期上门随访评估


七、常见问题解答Q&A

每次管饲需要多长时间?

单次间歇管饲通常需要15-30分钟,具体时间取决于输注量(一般200-400ml)和患者耐受情况。输注速度应从慢速开始,根据患者适应程度逐渐调整。

导管需要多久更换一次?

鼻胃管建议每4-8周更换,胃造瘘管每3-6个月更换。但具体需根据导管材质(聚氨酯管可留置更久)和患者个体情况调整,出现破损、堵塞等情况需立即更换。

管饲期间可以正常喝水吗?

吞咽功能评估安全者可少量饮水(需医生确认),但应避开管饲前后30分钟。每日饮水量需计入总入量,避免过量饮水稀释胃酸影响消化。

标签: 间歇管饲操作流程鼻饲护理管饲注意事项

康庄大道:您的公务员与事业单位编制指南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备案号:京ICP备2024049502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