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务知识文章正文

徐彦辉课题组:研究方向与学术成就全解析

公务知识2025年04月28日 20:02:210admin

徐彦辉课题组:研究方向与学术成就全解析徐彦辉课题组作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团队,近年来在染色质结构与基因调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我们这篇文章将全面介绍该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学术贡献、团

徐彦辉课题组

徐彦辉课题组:研究方向与学术成就全解析

徐彦辉课题组作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团队,近年来在染色质结构与基因调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我们这篇文章将全面介绍该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学术贡献、团队构成以及合作网络,帮助你们深入了解这一前沿科研团队。


一、徐彦辉教授学术背景

徐彦辉教授现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他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后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哈佛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1年回国后,他在复旦大学建立了自己的研究团队,专注于结构生物学尤其是染色质相关复合物的研究。

徐教授曾荣获多项重要学术奖项,包括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其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


二、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

徐彦辉课题组主要运用冷冻电镜和X射线晶体学等结构生物学技术,结合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方法,研究染色质结构和表观遗传调控的分子机制:

1. 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

课题组系统研究了SWI/SNF等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的三维结构,阐明了这些复合物如何利用ATP水解产生的能量改变核小体位置和结构的分子机制。

2. 组蛋白修饰与识别机制

团队解析了多种组蛋白修饰识别蛋白的三维结构,揭示了这些蛋白如何特异识别组蛋白上的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并调控下游基因表达。

3. 表观遗传学调控与疾病关联

课题组近年关注染色质调控异常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特别是在白血病和实体瘤中染色质调控因子的突变机制研究。


三、代表性研究成果

徐彦辉课题组在染色质结构研究领域取得多项重要突破:

1. 核小体与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结构解析(2016,《Nature》)

首次在近原子分辨率下解析了酵母SWI/SNF复合物与核小体结合的冷冻电镜结构,揭示了染色质重塑的分子机制。

2. 组蛋白修饰识别机制研究(2018,《Science》)

阐明了BPTF蛋白PHD结构域识别组蛋白H3第4位赖氨酸三甲基化(H3K4me3)的结构基础,为理解表观遗传记忆提供了关键线索。

3. 染色质调控因子与癌症关联(2020,《Cell》)

发现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染色质调控因子ARID1A的突变模式,为相关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四、研究团队与技术平台

课题组目前拥有10余名博士后和研究助理,配备有:

  • 300kV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
  • X射线晶体学平台
  • 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
  • 高性能计算集群

团队注重多学科交叉,成员背景涵盖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计算生物学等多个领域。


五、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

课题组与多个国际知名实验室保持密切合作:

  •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结构生物学中心
  • 英国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 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

定期举办"染色质结构与功能"国际研讨会,促进了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六、人才培养与招生信息

课题组每年招收2-3名博士研究生和1-2名博士后,申请者需具备:

  • 结构生物学或相关领域硕士/博士学位
  • 扎实的生物化学或物理化学基础
  • 较强的英语读写能力

特别鼓励具有冷冻电镜或计算生物学背景的申请者。


七、常见问题解答Q&A

徐彦辉课题组的研究有什么特色?

该课题组最突出的特色是将高分辨率结构生物学技术与重要的生物学问题相结合,特别是在染色质相关复合物的结构解析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有哪些实际应用价值?

对染色质调控机制的深入理解,为开发针对表观遗传调控因子的抗癌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潜在靶点。

非生物学背景的学生能否申请加入课题组?

课题组欢迎具有物理、化学或计算机背景的交叉学科人才,特别是对计算结构生物学方向感兴趣的学生。

标签: 徐彦辉课题组染色质结构表观遗传学复旦大学结构生物学

康庄大道:您的公务员与事业单位编制指南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备案号:京ICP备2024049502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