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基础知识考试地区及考试内容详解综合基础知识考试是我国各地事业单位招聘、公务员考试、教师招聘等公职类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的考试内容和形式存在一定差异。我们这篇文章将为您详细分析综合基础知识的考试范围、常见考试地区以及备考建议,帮...
2020年申论国考题解析与备考指南
2020年申论国考题解析与备考指南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题目聚焦时代热点与社会发展,体现了国家选人用人的导向性。我们这篇文章将全面剖析2020年申论国考真题特点、命题趋势、答题思路及备考策略,包含以下核心内容:题型结构分析;主题解读
2020年申论国考题解析与备考指南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题目聚焦时代热点与社会发展,体现了国家选人用人的导向性。我们这篇文章将全面剖析2020年申论国考真题特点、命题趋势、答题思路及备考策略,包含以下核心内容:题型结构分析;主题解读与材料特点;高分答题技巧;典型题目精讲;评分标准揭秘;2021年命题趋势预测;7. 常见问题解答。通过系统梳理,帮助考生把握申论考试本质,提升应对能力。
一、题型结构分析
2020年申论国考延续了"五题模式",但题型组合出现新变化:
1. 归纳概括题:要求概括某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措施(地市级卷),考察信息提取与整合能力
2. 综合分析题:解析"网红经济对传统商业的冲击"(副省级卷),体现辩证思维要求
3. 提出对策题: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出建议(地市级卷),注重实务操作性
4. 应用文写作:撰写关于"社区治理创新"的调研报告提纲(副省级卷),分值占比提升至25分
5. 大作文:以"治'慧'"为题(地市级卷)/围绕"改革与担当"写议论文(副省级卷)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应用文写作分值权重增加,且出现"提纲+完整文书"的新型考察方式。
二、主题解读与材料特点
2020年申论材料呈现"一大主题+多维度展开"的特点:
地市级主题:聚焦"基层治理现代化",通过6则材料展现:
• 材料1:某市"城市大脑"建设案例
• 材料2-3: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
• 材料4:乡村文化振兴典型
• 材料5:环境综合整治成效
• 材料6:疫情防控中的基层创新
副省级主题:围绕"改革发展中的制度创新",包含:
• 商事制度改革案例
•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 知识产权保护突破
• 传统文化创新传承
材料来源60%选自2020年《人民日报》《求是》等权威刊物,时效性极强。
三、高分答题技巧
1. 审题四步法
• 定位题型:判断属于概括/分析/对策/文书哪类
• 划定范围:明确对应材料段落(如"根据材料3")
• 抓住题眼:如"主要困境""根本原因"等关键词
• 注意要求:包括字数限制(如"不超过200字")、格式规范
2. 材料加工术
• 符号标记法:用"/"划分层次,"△"标重点数据
• 要点合并法:将分散的同类信息归类(如政策类/技术类/资金类)
• 维度拓展法:从"制度-技术-人才-资金"多角度思考
3. 大作文破题
以地市级"治'慧'"为例:
• 解读题意:治理智慧=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
• 分论点设计:
1) 科技赋能是治"慧"的硬支撑
2) 制度创新是治"慧"的软实力
3) 共建共享是治"慧"的新境界
四、典型题目精讲
【2020地市级第一题】
题目:概括W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措施(15分,200字)
参考答案:
1. 顶层设计:成立领导小组,编制专项规划,将智慧城市纳入绩效考核
2. 基础建设:铺设5G基站,建设城市大数据中心,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3. 场景应用:开发"城市大脑"平台,应用于交通调度、应急管理等领域
4. 政企合作:引入阿里巴巴等企业技术力量,采用PPP模式运营
5. 人才保障:与高校共建研究院,培养数字化专业人才队伍
6. 资金投入:设立专项资金,三年累计投入超50亿元
五、评分标准揭秘
归纳概括题(以15分为例):
• 要点齐全(9分):每遗漏1个核心点扣2分
• 表述精准(3分):出现"基本""大部分"等模糊表述扣分
• 条理清晰(2分):使用"一是/二是"或项目符号
• 字数合规(1分):超出50字以上扣1分
大作文评分维度:
1. 立意深度(10分):是否抓住"治理现代化"本质
2. 论证质量(15分):论据是否来自材料且恰当拓展
3. 结构完整(8分):是否存在头重脚轻等问题
4. 语言表达(7分):是否出现语病或错别字
六、2021年命题趋势预测
基于2020年考题及政策导向,建议重点关注:
1. 热点领域:
• 后疫情时代的社会治理
• 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
• "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
2. 题型创新:
• 可能出现"方案设计"类实务题
• 应用文或将考察"新闻发布会稿"等新形式
3. 能力侧重:
• 强化对"数字化治理"相关概念的考察
• 更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常见问题解答Q&A
Q:2020年考题与往年相比最大变化是什么?
A:最显著变化是:1) 应用文分值提升且出现复合题型;2) 大作文命题更抽象(如"治'慧'"),需要结合材料深度解读;3) 对策题要求更具可操作性。
Q:如何高效利用2020年真题备考?
A:建议分三步:1) 限时仿真模考,记录各题型用时;2) 对照参考答案修改,着重分析遗漏点;3) 针对薄弱题型进行专项训练,如每天1道概括题。
Q:副省级与地市级备考重点有何不同?
A:核心差异在于:1) 副省级更侧重宏观政策分析,需关注国家战略;2) 地市级侧重执行层面,要熟悉基层工作流程;3) 大作文方面,副省级常考议论文,地市级偏重对策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