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务知识文章正文

信息化建设三同步,什么是信息化建设三同步

公务知识2025年04月01日 18:25:0814admin

信息化建设三同步,什么是信息化建设三同步信息化建设三同步是我国在推进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原则,指信息化建设应与网络安全保障、业务需求发展、管理体系完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步运营。这一原则对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信息化建设三同步

信息化建设三同步,什么是信息化建设三同步

信息化建设三同步是我国在推进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原则,指信息化建设应与网络安全保障业务需求发展管理体系完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步运营。这一原则对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这篇文章将详细解析三同步原则的:核心概念与政策背景三同步具体内涵实施案例与应用场景战略意义与常见误区,并通过FAQ解答典型疑问。


一、核心概念与政策背景

政策起源:三同步原则最早见于《网络安全法》第21条,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在建设过程中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网络安全措施。后经《"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扩展为覆盖全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准则。

演进过程:从最初的网络安全单维度要求,发展为涵盖技术、管理、业务的多维度协同框架。2021年发布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进一步细化要求,明确将三同步纳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二、三同步具体内涵解析

1. 同步规划

在项目立项阶段即需考虑:

  •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要求
  • 业务系统与组织发展战略的匹配度
  • 配套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设计

典型案例:某省级政务云平台建设时,在规划阶段就同步设计了等保三级防护方案与数据备份策略。

2. 同步建设

实施过程中需确保:

  • 安全设备与主系统同时部署
  • 业务流程与IT系统深度耦合
  • 人员培训与系统开发并行推进

技术实现:采用DevSecOps模式,在CI/CD流水线中嵌入安全测试环节。

3. 同步运营

系统上线后要做到:

  • 安全运维与业务运维一体化
  • 持续改进机制与业务扩展同步
  • 应急演练与实际业务节奏协调

管理工具:建议使用ITSM系统集成安全管理模块。


三、典型行业应用案例

1. 政务领域

某市"一网通办"平台建设时:

  • 规划阶段:同步设计数据共享安全方案
  • 建设阶段:部署API网关与访问控制体系
  • 运营阶段:建立跨部门协同运维机制

2. 金融行业

某银行核心系统升级项目:

  • 架构设计时纳入分布式事务安全方案
  • 开发过程中实施静态代码安全扫描
  • 上线后建立交易监测与风控联动机制

四、战略价值与实施建议

核心价值

  • 降低30%以上的后期改建成本
  • 减少60%的安全合规风险
  • 提升业务系统可用性至99.99%

常见误区

误区正解
先建设后安全需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安全架构
技术与管理割裂应建立统一治理框架
重建设轻运营运维预算应占总投资20%以上

五、常见问题解答Q&A

中小企业如何落实三同步原则?

可采用轻量化实施方案:1)选用云服务商提供的合规套餐;2)参与行业联盟共享安全资源;3)优先解决核心业务系统的同步需求。

三同步与等保2.0的关系?

三同步是实施路径,等保是具体要求。等保2.0的三级系统必须满足三同步要求,二级系统建议参照执行。

如何评估三同步实施效果?

建议从三个维度考核:1)安全事件发生率;2)业务需求满足度;3)管理流程合规性。可参考《信息系统安全运维规范》GB/T22239-2019建立评估体系。

标签: 信息化建设三同步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建设

康庄大道:您的公务员与事业单位编制指南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备案号:京ICP备2024049502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