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务知识文章正文

灌区信息化,什么是灌区信息化

公务知识2025年04月12日 14:08:311admin

灌区信息化,什么是灌区信息化灌区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灌区水资源管理、农业生产和服务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的改造升级。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灌区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我们这篇文章将系统分析

灌区信息化

灌区信息化,什么是灌区信息化

灌区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灌区水资源管理、农业生产和服务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的改造升级。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灌区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我们这篇文章将系统分析灌区信息化的七大核心要素:智能监测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决策支持平台水资源调度模型农民服务终端系统集成标准;7. 常见问题解答,帮助你们全面了解这一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方向。


一、智能监测系统

作为信息化的感知层,灌区智能监测系统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水位、流量、墒情等数据。主要包含:

1. 遥感监测技术:利用卫星和无人机进行大范围墒情监测,典型如新疆玛纳斯灌区采用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使灌溉效率提升23%

2. 传感器网络:在陕西泾惠渠灌区布设的600个传感器节点,可实现每15分钟一次的数据回传,构建了高精度水文数据库


二、自动化控制系统

灌区自动化控制系统包含三大关键设备:

1. 智能闸门:安徽淠史杭灌区改造的172座电动闸门,通过4G网络实现远程调控,闸门启闭响应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

2. 变频水泵:宁夏青铜峡灌区采用的智能泵站系统,根据需水量自动调节功率,年节电达35万千瓦时

3. 移动端控制:河南人民胜利渠开发的"渠管家"APP,让管理员可通过手机完成85%的日常调度操作


三、决策支持平台

灌区信息化大脑通常包含:

1. 数字孪生系统:江苏江都水利枢纽建立的灌区三维模型,可模拟不同调度方案的水流演进过程

2. 智能预警模块:四川都江堰灌区开发的旱情预警系统,提前7天预测缺水的准确率达92%

3. 可视化大屏:山西夹马口灌区指挥中心的LED拼接屏,实时显示18类关键业务指标


四、水资源调度模型

主流调度算法包括:

1. 动态规划模型:适用于多水源联合调度,在甘肃景泰川灌区实现供水保证率从75%提升到89%

2. 神经网络算法:山东位山灌区采用LSTM模型进行需水预测,月尺度预测误差小于8%

3. 博弈论模型:用于处理上下游用水冲突,在河北石津灌区减少水事纠纷62%


五、农民服务终端

面向农户的信息服务形式:

1. 微信小程序:湖南韶山灌区"水立方"平台提供灌溉预约、水费缴纳等功能,用户超3.2万人

2. 村级信息站:吉林前郭灌区设立的56个服务站,配备触摸查询机和专职信息员

3. 声讯服务平台:新疆兵团灌区开通的维汉双语灌溉热线,年服务量达12万人次


六、系统集成标准

关键技术规范要求:

1. 数据接口:符合SL/T 292-2020《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数据交换规约》

2. 通信协议:满足GB/T 34148-2017《灌溉控制系统通信协议》要求

3. 安全等级:需通过水利行业网络安全三级等保认证


七、常见问题解答Q&A

灌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难点是什么?

主要面临三大挑战:1) 监测设备在野外环境的可靠性问题;2) 多源数据融合的技术瓶颈;3) 传统管理模式的转型阻力。如内蒙古河套灌区在实施中发现,传感器在严寒条件下的故障率达15%。

信息化能否真正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根据水利部2022年评估数据,完成信息化改造的大型灌区平均节水率达18%-25%。如陕西宝鸡峡灌区通过精准配水,亩均用水量从420m³降至320m³,节水效果显著。

小型灌区如何低成本推进信息化?

推荐采用"云平台+轻量终端"模式:1) 使用公共云服务降低IT投入;2) 选择太阳能供电的监测设备;3) 复用现有智能手机作为操作终端。云南元谋灌区采用该方案,建设成本降低60%。

标签: 灌区信息化智慧灌溉农业现代化

康庄大道:您的公务员与事业单位编制指南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备案号:京ICP备2024049502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