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务知识文章正文

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查整改报告:撰写指南与关键要素解析

公务知识2025年04月12日 15:35:540admin

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查整改报告:撰写指南与关键要素解析检验检测机构在接受市场监管部门或认可机构监督检查后,往往需要提交正式的整改报告。这份报告不仅是机构对检查问题的回应,更是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重要证明。我们这篇文章将系统阐述整改报告的核

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查整改报告

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查整改报告:撰写指南与关键要素解析

检验检测机构在接受市场监管部门或认可机构监督检查后,往往需要提交正式的整改报告。这份报告不仅是机构对检查问题的回应,更是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重要证明。我们这篇文章将系统阐述整改报告的核心要素、撰写步骤和法律依据,具体包括:整改报告的法律要求报告的基本结构问题描述的规范写法原因分析的深度要求纠正措施的制定标准预防措施的体系化设计整改效果验证方法;8. 常见问题解答。通过本指南,机构可系统掌握整改报告的专业撰写方法。


一、整改报告的法律要求

根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8号)第二十四条规定,机构应在收到不符合项通知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并提交书面报告。《ISO/IEC 17025:2017》第8.7条款也明确要求,实验室必须对不符合工作采取纠正措施,并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新版CNAS-GL042《实验室和检验机构不符合工作处理指南》特别强调,整改报告需体现"根本原因分析"和"措施有效性验证"两个核心环节,这是以往检查中机构最容易出现疏漏的部分。


二、报告的基本结构

规范的整改报告应包含六大部分:1) 封面页(含机构名称、报告编号、签发日期);2) 检查基本情况(检查时间、检查单位、检查依据);3) 不符合项清单(需逐条编号);4) 原因分析与整改措施(每个不符合项单独说明);5) 整改证明材料(附相关记录扫描件);6) 预防措施及承诺(防止问题复发)。

实务中建议采用"一不符合项一表格"的呈现方式,每个问题单独形成包含"问题描述→原因分析→纠正措施→完成时间→责任人→验证结果"的闭环记录表,这种结构化处理能显著提升报告的专业度和可审查性。


三、问题描述的规范写法

问题描述必须完整还原《整改通知书》中的原始表述,不得擅自修改或简化。例如不应将"未对标准物质进行期间核查"简写为"期间核查问题"。每个不符合项应标注对应的检查条款(如:CNAS-CL01:2018 7.7.1)。

特别提醒:2022年起,市场监管总局要求机构在描述问题时必须区分"系统性不符合"(如体系文件缺失)与"执行性不符合"(如未按文件操作),这两类问题的整改路径和深度要求存在显著差异。


四、原因分析的深度要求

合格的原因分析应运用5Why分析法或鱼骨图等专业工具,至少追溯至第三层原因。以"设备校准过期"为例:第一层为什么→未按时送检;第二层为什么→未设置校准提醒;第三层为什么→设备管理制度未规定校准预警机制。

检查发现,约65%的机构整改报告仅停留在第一层原因分析。建议采用"人机料法环测"六维度分析法,确保不遗漏任何潜在因素。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复合型问题,应采用跨部门联合分析会的形式确定根本原因。


五、纠正措施的制定标准

有效的纠正措施需满足SMART原则:具体(如明确修订哪份文件)、可测量(如培训覆盖率100%)、可实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性(直接针对问题原因)、有时限(标注具体完成日期)。

对于技术类不符合项,措施必须包含"追溯性评估"环节,即评估问题可能影响的历史检测结果。如某pH计未校准即使用,除立即停用校准外,还需评估使用该设备期间出具的所有检测报告可靠性。


六、预防措施的体系化设计

高水平的整改报告会从三个层面设计预防措施:1) 制度层面(修订体系文件);2) 技术层面(增加自动化监控);3) 文化层面(开展专题培训)。例如针对报告审批遗漏问题,除修订审批流程外,可部署LIMS系统设置审批强制跳转功能。

建议建立"措施有效性评估期",重要预防措施实施后3-6个月内进行专项内审。某知名检测机构的数据显示,这种闭环管理可使同类问题复发率降低83%。


七、整改效果验证方法

验证材料必须具有充分性和客观性,包括但不限于:修订后的文件页(带版本号)、培训签到表与考核记录、设备校准证书、新制作的质量记录样本等。电子管理系统改进需提供屏幕截图或系统日志。

对于流程类整改,应提供至少3个实际案例证明新流程的有效执行。特别注意,所有验证材料的时间戳必须晚于检查日期但早于报告提交日期,否则可能被判定为虚假整改。


八、常见问题解答Q&A

整改报告提交超期如何处理?

根据《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无正当理由逾期未改正的,将面临警告或3万元以下罚款。建议提前与监管部门沟通延期事由,正当理由(如疫情影响物流导致设备无法按时校准)通常可获15个工作日的宽限期。

轻微不符合项是否需要完整整改?

即使是不需要书面整改的轻微不符合项(观察项),机构也应在内部管理评审中讨论处理。某省2023年监督检查数据显示,约37%的严重不符合项是由连续多次检查中未被重视的观察项演变而来。

如何避免整改措施流于形式?

推荐建立整改措施跟踪台账,利用甘特图监控进度。质量负责人应每月向管理层汇报整改进展,将整改完成率纳入部门KPI考核。实践证明,这种机制可使整改按时完成率从58%提升至92%。

标签: 检验检测机构整改报告,监督检查整改,质量管理体系

康庄大道:您的公务员与事业单位编制指南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备案号:京ICP备2024049502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