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务知识文章正文

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公务知识2025年04月21日 18:17:085admin

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遗有哪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国家级非遗")是指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具有重要价值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这些文化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智

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国家级非遗")是指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具有重要价值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这些文化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智慧结晶,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我们这篇文章将系统梳理国家级非遗的七大核心维度:名录体系与评审机制十大类别全览四大申报标准保护现状与数字化代表性传承人制度文旅融合案例;7. 常见问题解答,带您全面了解这一重要的文化保护体系。


一、名录体系与评审机制

自2006年起,我国已公布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截至2021年共认定1557个项目。申报工作每两年开展一次,需经过县级、市级、省级层层筛选,最终由文化和旅游部组织专家委员会评审。评审标准包括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濒危程度等六个维度,通过公示后才由国务院正式发布。

2021年最新颁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规定,传承人认定需满足完整掌握技艺、公认代表性、积极开展传承活动等条件。目前全国已认定3068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形成了完善的传承保护体系。


二、十大类别全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家级非遗分为十大门类:

  1. 民间文学:如格萨尔史诗、梁祝传说、苗族古歌
  2. 传统音乐:蒙古族长调民歌、南音、西安鼓乐
  3. 传统舞蹈:秧歌、锅庄舞、朝鲜族农乐舞
  4. 传统戏剧:京剧、昆曲、皮影戏、川剧变脸
  5. 曲艺:苏州评弹、京韵大鼓、山东快书
  6.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太极拳、少林功夫、蹴鞠
  7. 传统美术:剪纸、苏绣、唐卡、泥塑
  8. 传统技艺:景泰蓝、宣纸、龙泉青瓷
  9. 传统医药:中医针灸、藏医药浴法
  10. 民俗:端午节、火把节、妈祖祭典

三、四大申报标准

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申报项目必须满足:

  • 历史传承性:至少传承三代以上,100年以上历史
  • 文化代表性: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
  • 活态存续性:至今仍以特定形式传承发展
  • 社会影响力:在相关社区具有广泛认同和文化凝聚力

以2021年新增的"沙县小吃制作技艺"为例,其源于中原饮食文化南迁,传承800余年,在全国影响8.8万家门店,完美符合四大标准。


四、保护现状与数字化

我国已建立"抢救性记录工程",对年满70周岁的国家级传承人实施"一人一策"保护。截至2022年已完成1742名传承人的数字化记录,包括4K高清影像、三维扫描等现代技术手段。

文旅部推出的"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已举办近千期,累计培训传承人5.8万人次。故宫博物院等机构开发的"数字非遗"平台,利用VR技术还原传统工艺制作全过程,访问量突破3亿次。


五、代表性传承人制度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享有国家财政专项补助(每人每年2万元),同时承担"五个一"义务:

  1. 至少收徒1名
  2. 每年开展传承活动不少于30天
  3. 建立完整技艺档案
  4. 配合数字化采集工作
  5. 参与公益性宣传活动

典型案例包括:苏州缂丝传承人王金山培养23名徒弟,景德镇陶瓷传承人黄云鹏建立现代烧制数据库,有效推动技艺传承。


六、文旅融合案例

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创造显著效益:

  • 四川绵竹年画村:年产值超5000万元,带动周边2000余人就业
  • 云南傣族泼水节:单节庆期间旅游收入达12.7亿元
  • 浙江龙泉青瓷小镇: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青瓷销售额增长300%
  • 北京景泰蓝非遗体验馆:开发研学课程,年接待学生5万人次

这些案例证明,创造性转化能让古老非遗焕发新生机。


七、常见问题解答Q&A

如何查询某项非遗是否属于国家级?

可通过文旅部官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的数据库查询,或查看国务院发布的正式批文。所有国家级非遗都有唯一编号,如"Ⅷ-188"代表传统技艺类第188项。

个人可以申报国家级非遗吗?

不行。申报主体应为社区、团体或地方政府,需逐级申报。个人可作为传承人参与后续认定,但项目申报必须体现集体传承属性。

非遗保护与商业开发如何平衡?

根据《非遗法》规定,开发需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原则。商业化过程中必须保持核心技艺的原真性,利润应反哺传承保护。

标签: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遗名录非遗保护

康庄大道:您的公务员与事业单位编制指南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备案号:京ICP备2024049502号-18